第312章 流产(1/1)
萧承眉目冷峻,出声摆平乱局。
“祭祀生故,皆退下罢。”
“传朕旨意,此事不可大肆宣扬!”
随后,萧承向周礼使了个眼色,示意遣人将姜寰送回宫中去。
圣旨已下,朝臣与后妃们无一敢抗命,纷纷离去了。
“臣等告退。”
“嫔妾等告退。”
萧承此举,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了姜寰,更是为了袒护了皇室颜面。
但其实,从某处来言,他如释重负。
祭祖未成,姜寰便不算是他名正言顺的帝后。
尊祖认定的,以及他心中所认定的,也只有宁珂一人。
过了半个时辰,萧承收拾完了祭坛这头的烂摊子,才回到了暄林殿。
此时,姜寰还在昏迷当中,太医正在为姜寰把脉。
一炷香过,太医满头大汗,迟迟未说出病势如何。
萧承来了之后,假装关心地问道。
“情况如何了?”
太医连忙跪地磕头,求着饶,有些慌乱地道。
“参见陛下。”
“陛下,微臣无能。”
“皇后娘娘身上有几处烧伤,但是,并不严重,敷上几日膏药即可。”
“可是,娘娘受了大的惊吓,腹中胎儿有所损伤,有流产的征兆。”
萧承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心头压着的沉石立马轻了些。
他双眸闪过一丝亮,差点将心下欢喜脱口而出。
但是,他不能喜形于色,极力地克制着自己。
旋即,就佯装着大怒,推开了太医。
“什么!?”
随后,立马下令彻查此事。
“周礼!传朕旨意,彻查此事!若查不出是何人所为,提头来见!”
“嗻,老奴领命。”
于是,周公公领命下去了。
暄林殿外,宁珂则是知趣地跪在了殿外请罪。
毕竟,此事一出,她作为主理册后大典之人,难逃其咎。
此一时,彼一时。
虽说宁珂已经知晓了沈宜的手段,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是,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宁珂了。
而且,现下看来,沈宜一如往昔,也不过是个蠢笨之人。
既然,姜寰联合沈宜加害于自己,她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再说,姜寰一心想得到那套新兵训练之法。
在她写完以前,想必姜寰不会将自己千刀万剐。
所以,她也并不担心。
萧承出了暄林殿之后,看见了跪在殿外的宁珂。
眼下,他已经不奢求宁珂能原谅自己了。
只希望,能看到宁珂安然无恙的,就好。
他握紧了拳头,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
回到了御书房之后,他吩咐着周礼。
“周礼,今日的事情,是个好机会。”
“该怎么做,不必朕教你吧。”
今日,虽说此事宁珂的嫌疑最大。
但是,萧承觉得宁珂倒还不至于在她主理的大典上,多生出什么事端。
不过,无论姜寰是遭谁陷害,他都正好借着这个契机,狠狠地打击姜寰一把。
泼脏了她在都城的名声,才能更好地为了废除她的皇后之位作筹谋。
“老奴明白。”
周公公了然于心,他自然明白萧承无意彻底封锁祭祖上的事情。
反而,会推波助澜一把。
于是,周公公用银钱打点了几个坊间的人,将此事大肆传播了出去。
并且谣传姜寰是不祥之身,先祖,这才惩戒于她,引火烧身。
此消息一传千里,惊动了整个都城。
霎时间,坊间的风言风语不绝。
“听说了吗?那新后娘娘祭祖之时,裙摆无火自燃的事情?”
“这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呀,怕不是先祖显灵,不愿接纳新后娘娘呢。”
“可不就是吗?新后失德,红颜祸国,才降下天火,以示惩戒!”
“若真是如此,这新后娘娘怕是不详啊。”
霎时间,前朝的大臣和都城内的百姓们,耳濡目染后,纷纷议论了起来。
与此同时,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姜寰醒来了。
她瞧着自己身上的衣裳,还有些心有余悸。
姜寰慢慢坐起了身子,环望了周围一圈。
旁边侍奉的宫女们皆不见了踪影。
过来一会儿,她听见了外头有些小声讨论的动静。
“皇后娘娘是不是真如最近传言所说的,是不祥之身啊?”
“你小点声儿,别被听见了。”
“她也没说错,这事儿闹的沸沸扬扬,都城内人尽皆知!”
姜寰只听见了碎言碎语,话语中直指今日祭祖的事情,却未曾听的真切。
姜寰忽然觉得小腹隐隐发疼。
随后,她唤来了大宫女。
“鸢儿!”
大宫女鸢儿端着药汤,立马闻声而来。
“娘娘,奴婢在。”
“这是稳胎药,娘娘先行喝下吧。”
“随后,奴婢为您敷上膏药。”
瞧见那碗乌黑的药,姜寰撇了撇嘴。
然而,却还是喝下了。
此药苦涩,姜寰不禁责声。
“什么药,这么苦。”
但是,她猛地意识过来。
为何是稳胎药,平日里,不都是安胎药吗?
于是,她出声疑问。
“稳胎药?本宫的孩儿可有碍?”
鸢儿颤抖着声线,回答道。
“娘娘,太医说……”
“太医说,娘娘惊吓过度,腹中的胎儿……有流产之兆。”
“什么!?”
姜寰一时激动,引起了小腹一阵疼痛。
她忍着疼,接着问。
“还有方才,外头的那些人,在讨论什么?”
鸢儿立马抚稳姜寰,劝说道。
“娘娘,莫要着急,小心动了胎气。”
“外面的人说……”
姜寰有些心急,催促她。
“快说啊,别支支吾吾的。”
“最近坊间传言,先祖不愿接纳娘娘,所以降下天火。”
“还说……还说娘娘是不祥之身。”
她抚着小腹,有些难忍。
“嘶——”
“岂有此理!”
未等姜寰再说出一句话,她就疼得冷汗不止。
只见塌上的被褥,染上了一滩血,姜寰颤抖道。
“孩子……本宫的孩子……”
“快传太医。”
鸢儿慌了神,奔了出去。
“传太医!快传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