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汉末雄风 > 第149章 机关终算尽,噩耗碎君心1

第149章 机关终算尽,噩耗碎君心1(1/1)

节奏一向简洁明快的苟哥,在将最后一个棋子布局完毕之后,便霍然起身。

“若无他事,便请诸君速作准备!一应匠人、商贾等,我自会妥当安排。”

于是吴懿坐不住了。

“主公,不知某有何差遣?”

苟哥神秘一笑。

“子远暂不宜离开许都,你可随意进宫面圣。”

苟哥对吴懿眨了眨眼后,脸色陡然一沉、拍案而起,大步行至吴懿身前,向其人怒喝。

“吴子远!我不在许都之时,刘叔玉伉俪频繁出入宫城,蛊惑天子亲小人而远贤臣,其人是何居心?”

刘叔玉便是刘璋的三哥刘瑁,其人正妻吴夫人,正是吴懿的亲妹妹、历史上大耳朵刘帮主的皇后。

当然,此时因刘瑁未被刘璋隐诛,所以吴夫人仍是刘瑁的原配夫人。

这时候便体现出吴懿之智。

只见其人脸色大变,连连抱拳自辩。

“主公,某实不知此事也!主公如若不信,某便即刻问明此事之详情!”

苟哥重重拂袖,顺势塞给吴懿一样物事,蹙眉沉声喝道:“你且去!此事未查明之前,你不许踏足卫府半步!”

吴懿心领神会,表面却唯唯诺诺、战战兢兢。

其人如履薄冰般颤颤巍巍离去之后,苟哥负手而立,看向堂内众人。

“有我坐镇,诸君不必担忧许都之事,当务之急,乃尽快于襄阳城兴建工坊、车马行,并以此与荆州士人缔结攻守同盟。”

言罢,赵旻复又微微躬身,再次向堂内众人抱拳行礼。

“诸君,此事关乎天下之一统、百姓之安定,还望诸君竭尽心力、尽早达成此事!三日之内,诸君但有所请,我必尽力满足,三日之后,诸君须尽快赶赴襄阳城!诸君,请!”

目送众人远去之后,看着空荡荡的卫府大堂,苟哥竟突然有些迷茫。

无论是去年他在官渡设局,同时大胜绍叔与曹老板之时,还是他志得意满初定许都局势之时,他都未曾想到:

建安六年的天下,竟与表面上的群雄割据之乱局大相径庭。

无论张鲁、刘璋,还是韩遂、刘表,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汉末大诸侯,在建安六年之时,竟会是如此不堪一击。

所以…曹老板你何必先与绍叔开战?

你表面上仍臣服绍叔、暗中闷声猥琐发育不香吗?

一念及此,苟哥甩了甩头。

光阴似浩荡江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赵旻昂立于堂前,抚须看向南方。

若非亲眼目睹,赵旻根本不敢相信,荆州豪族居然当真视刘表如傀儡。

十年前,当刘表单骑入宜城、接受荆楚士族的拥戴时,便注定了其人被出卖的悲惨结局。

曹老板有谯县集团;

刘焉有东州集团;

孙策有淮泗集团;

刘帮主有荆楚集团;

公孙度本就是幽州出身,有“著籍本地”的优势,因此可以与本地豪族分庭抗礼。

甚至就连赵旻本人,为避免其人麾下结党,不但自各地搜罗人才、而且麾下大多为流寓士人。

赵旻虽不可能改变这时代土著的乡土情怀,但他可以通过改变选举规则,来避免官位的世袭、士人的绝望、门阀的诞生。

但仰荆州豪族鼻息而存的刘表,则绝无可能做到这一点。

刘表早就应该暗中扶持流寓士人,以牵制荆州豪族。

如今刘表已被赵旻盯上时,其人才想起要联合流寓士人,不亦晚乎?

因刘表借荆州豪族之力、驱逐孙坚成为荆州刺史,所以刘表统治期间的荆州,是典型的“门阀政治”。

荆州豪族是主,外州士人(包括刘表家族在内)均是客。

在此背景下,刘表的生死存亡,便完全系于荆州士族之手。

此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赵旻收回思绪,喟然一叹:“有得必有失,有借必有还。天道何其公允!”

所以说,苟哥从未将刘表视为敌人,他的敌人始终是造成这乱世的根源之一:门阀政治!

接下来的三日,许都、荆州(包括南阳郡)、江东各郡,便进入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当中。

就在赵旻召集卫府全体议事的同一天下午,宛城骠骑将军府衙署内,年近五旬的张绣也召集了其人在南阳征辟的骠骑将军府僚属议事。

骠骑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与三公同级,当然有开府权。

何况赵旻绝对不可能亏待自己老丈人兼创业伙伴张绣。

诸君休要忘记,去年赵旻初行极为猥琐的狐假虎威之计时…

兖州八郡中除东郡、济北国、东平国和泰山郡之外的四郡,甚至豫州六郡中的鲁国、陈国和梁国,都是由张绣拿下的。

在贾诩眼中,张绣的统兵才华,虽不及曹老板,但竟然远超夏侯兄弟、曹仁兄弟与五子中的于禁、乐进、徐晃等良将。

(贾诩曰)将军(指张绣)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摘自《魏书之贾诩传》。

建安六年、屯驻南阳的张绣,一如既往般稳如老狗。

因为其人在南阳迅速征辟了一些优质人才。

其中来敏、邓芝为南阳新野人;刘邕、傅肜(音同融)、郝普等人皆为义阳人。

来敏、邓芝是未来的蜀汉名臣,来敏是三国时代少有的寿星,其人活到了九十七岁;邓芝也活到了八十多岁。

历史上的蜀汉将军刘邕、傅肜虽不及来敏、邓芝,但刘邕也曾被刘帮主信任,傅肜更是在猇亭之战中,为掩护刘帮主撤退而力战而亡。

至于郝普,在隐蕃之事中已有介绍,其人虽两次归降东吴,但仍被孙权任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司法系统最高长官)。

一言蔽之,这些人都非凡俗之流,来敏、邓芝,更是仅仅逊于徐庶、满宠一筹。

张绣蔫儿坏。

他心知肚明,若自己女婿得知此二人,一定会将他们召到许都。

因此张绣闷声发大财,偷偷将此二人截留到自己麾下效力。

来敏、邓芝用兵虽远不及张绣,但此二人无论执政还是献计,都是一把好手,刚好与善于用兵、拙于理政的张绣互补。

此刻,张绣便含笑抚须,看向来敏、邓芝二人。

“敬达、伯苗,黄祖之密信,你二人以为如何?”

这便是张绣版的“元芳,你怎么看?”

不言而喻,黄祖在重新发兵之前,一定已向张绣求援。

而此前,张绣恰好因李通之事,欠下黄祖一个人情。

所以,张绣在拿不定主意之下,才会召集麾下议事。

来敏、邓芝二人对视一眼、微微颔首,后者起身出列。

“主公,某以为,黄祖恐另有所谋也!”

张绣与赵旻的关系,类似于当年的曹操与袁绍。

张绣相当于赵旻赵老板的分公司总经理。

按照二重君主观,张绣这个分公司总经理的麾下,与赵旻赵老板没有直接从属关系。

当年的诸曹、夏侯,于袁绍董事长亦然。

赵旻和袁绍可以下令借调张绣、曹操的麾下,但这些人并非赵旻、袁绍的臣属。

一言蔽之: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言归正传。

张绣对邓芝的回答很不满意。

“伯苗不妨明言!”

“回主公,某恐黄祖欲行调虎离山之计,以江夏、章陵二郡置换主公之南阳郡也!”

邓芝的回答斩钉截铁,于是乎满堂皆惊。

来敏从容不迫地躬身行礼。

“黄祖此举确有此意,主公不可不防也。”

张绣政治水平或许一般,但不代表其人是笨蛋。

“敬达之意莫非为…黄祖有意染指南阳、南郡?”

来敏邓芝二人同时颔首。

“回主公,黄祖应确有此意!”

于是张绣倒吸了一口凉气。

“主公,黄祖欲以章陵、江夏二郡为厚礼,献于卫将军称臣,然其人不甘放弃割据一方,故行此计欲效仿琅琊臧宣高、广陵陈元龙也。”

徐州名义上归赵旻所有,但实际上却由臧霸、陈登二人割据。

不言而喻,黄祖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而从苟哥谋划的一系列行动计划来看,苟哥显然早已对黄祖有所防备,但张绣对此并不知情。

更深一步讲:

黄祖之所以对苟哥知之甚详,是因为许都有黄祖偷偷安插的细作。

宠哥毕竟只是个凡人,而不是那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的大圣,所以,许都被细作渗透再正常不过。

也因此,苟哥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排查、清除细作。

一句话:黄祖不简单。

那么问题来了。

张绣应该怎么做?

杀伐果断的张绣不假思索。

其人霍然起身,昂然一笑,豪情万丈道。

“敬达、伯苗,我留一万精兵与你二人,你二人务必死守宛城!

待从文大军至此,我便与大军一同出征,其余诸君随我等待从文大军,此番我等不破刘玄德、不震慑黄祖誓不还!”

张绣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名将,其人瞬间便找到了关键点。

于是来敏邓芝二人暗暗心折。

主公何其英明也!

没错。

只要张绣能坚守宛城、压制黄祖,黄祖又焉敢造次?

张绣性格如其人女婿一般干脆。

“此事便如此!请诸君速速准备!”

众人见他们的主公如此豪勇,信心登时大增。

“诺!”

随着众人轰然应诺,问题便又抛还给了苟哥。

苟哥如何做?

风骚十三狼禽满四合院:我是训禽师!综武:从被徐渭熊救下开始桃源仙医神明说他独属我让你参加生存挑战,你骗吃骗喝?女儿身暴露!身陷皇宫处处被撩宠冲出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