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许都运帷幄,江夏谋千里9(1/1)
赵旻的“三学制”,实际上是披着太学制外皮、擦着察举制边推行的科举制。
而众所周知,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古时代过渡到近古时代的标志物。
在上古时代到中古时代的转折期,士族之所以能演变为门阀,其根源是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而三学制的推行,便可完美解决这一难题:
因为竹纸和雕版印刷,所以有了大量刊印的标准化教材。
荀彧抚须道:“阿旻以为,将三学制推而广之如何?”
荀彧借杨彪之口喊赵旻过来,主要目的便是想要推广三学制。
但是此时的赵旻,哪里有空绞尽脑汁、劳心费力去推广三学制?
北有袁绍虎视眈眈、南有刘帮主伺机壮大实力,赵旻在尽力保住作死而不自知的大舅哥孙策性命之余,同时还要与黄祖斗智斗勇…
试问值此生死存亡之秋,赵旻这个苟哥哪里有闲心推行发展文化教育工作?
命都快保不住了,读书又有何用?
然而…
苟哥转念一想,老子何不在南阳将三学制施行推广?
南阳郡可是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荆州的北大门啊!
南阳郡治宛城之于东汉,便相当于魔都之于华夏。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宛城在东汉的地位,由这首《青青陵上柏》可见一斑。
而且南阳郡遭受战乱的破坏程度,要远远低于颖川和陈留。
更何况,荆州八郡之一的章陵郡、以及襄阳所在的南郡,更是紧挨着荆州南阳郡。
是以赵旻向荀彧眨了眨眼,抚须笑道。
“令君以为,在南阳郡试行三学制如何?”
荀彧心领神会。
“甚善!”
荀彧看向正对赵旻极为崇拜的女婿陈群。
“长文,此事便由你负责如何?如你不明应如何运作此事,可向文举先生请教。”
老丈人发话,陈群不能不听,遑论一直守孝的陈群,本就对推广三学制跃跃欲试。
是以陈群站起身欣然应允。
“大人,固所愿尔,不敢请耳。”
一时间,苟哥赵旻成就感爆棚。
陈群是谁?
那可是历史上提出“九品官人法”的第一人!
如此人物,竟被赵旻掰直了!
思及门阀当道、官位垄断、下三品寒士绝望的时代将不会出现,苟哥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时,荀彧又道。
“从文,家兄已知你所言之事,近几日,家兄将单独与颖川各家密谈,今后必不会再有类似之事发生。”
赵旻拜托荀彧所做之事,也是解决细作。
但这“细作”要远比车马行的那些杂鱼高级。
因为赵旻拜托荀彧解决的细作,是颖川士族。
而被袁绍说动的颖川士人,此番在向刘协献计、任赵旻为太子太傅一事之中,发挥的作用一定极大。
至于这些颖川士人是被谁说服…
答案不言而喻。
袁绍麾下的郭图和辛氏昆仲都是颖川士人。
老乡说服老乡的难度,其实并不大,遑论出身名门的袁绍,实力依然雄厚,仍是妥妥的天下最强诸侯。
综上所述,为出于稳妥,赵旻不得不拜托荀彧出面,解决这些颖川“骑墙派”士人。
一言蔽之,苟哥赵旻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忧外患。
荀彧此言一出,苟哥便再次微微松了口气。
刘艾适时道:“卫将军,老夫已将此事禀明陛下,陛下有诏:令老夫将太子太傅之名载入宗室之册,并注明太子太傅为皇长子之师。”
伏完补充道:“太子太傅,皇后有诏:令太子太傅每旬教导皇长子三日,不得有误!”
苟哥思及对自己情深意重,且酷似自己念念不忘的前世女友之伏寿,登时柔肠百结。
赵旻默默感慨:
老子负宝宝良多也!
其实,苟哥负他所有的宝宝皆良多也。
见诸事皆议毕,苟哥赵旻便站起身。
“若无其余之事,旻便告辞。”
荀彧抚须道:“从文且慢,阿匡熟知农事,此番或将有大用。”
赵旻对此了然于胸。
荀彧的意思是:你欲借道章陵郡,可留下严匡助黄射种植冬小麦。
黄射,便是章陵郡太守、黄祖之子。
荀彧清楚,赵旻此番对章陵郡志在必得。
章陵、江夏二郡若得,刘表所在的南郡将被赵旻包围孤立,届时即便刘表不想投降,也将被荆州豪族裹挟而归顺朝廷。
这便是苟哥的前半段计划。
至于苟哥的后半段计划…
此处暂不水文,后文自会详细交待。
此外,苟哥之所以派曹氏、夏侯氏诸将出征,其实也存了一份稳如老狗的猥琐心思。
苟哥率又一个老农严匡,径自来到夏侯惇在许都内城的大宅院。
去年曹家夏侯家返还故里之后,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的府邸,赵旻都未转赐他人,而是遣人定期洒扫、整理。
所以夏侯渊在归顺赵旻后,才会如此卖命。
总而言之,赵旻馋这些名将久矣。
原伏波将军、现骁骑校尉夏侯惇…
诸君莫要忘记,赵旻已经在竭尽全力修复那些被玩坏的将军号。
而且夏侯惇等人在卫府寸功未立,苟哥暂时不能给他们两千石之高位。
立下多次大功的夏侯渊,如今也不过是比两千石的中垒中郎将,只是刚刚被封为龙亢亭侯。
龙亢县,在谯县隔壁。
所以,尽管夏侯惇已名满天下、功勋卓著,也还是不得不从骁骑校尉之职重新开局。
但赵旻认为:
以夏侯惇之智勇兼备、刚胆烈心,其人一定更愿意选择征战沙场、驰骋四方,而非苟活于世、安享富贵。
何况如今天下即将再次混战,夏侯惇这等猛将仍然大有可为。
言归正传。
夏侯惇虽出征在即,但因为卫府如今财力雄厚、且中军制已日趋完善之故,其人将出征准备工作安排下去之后,便可以专注于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因此,赵旻便得以在夏侯惇府邸,同时见到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夏侯尚、曹真、曹休等即将出征之人。
后三者年龄虽与苟哥相近,但如今他们都要比苟哥矮一辈。
史涣和任峻并未在场。
他们正由卞夫人率领,进行紧张忙碌的细作清除工作。
苟哥见到这济济一堂的猛将、名臣,成就感又一次爆棚。
他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武将不足这一难题。
遑论其中还有夏侯惇、曹仁这等一流猛将。
因志得意满而心情大好的苟哥,在与曹家夏侯家众人各自见礼后…
尤其是,当苟哥看到夏侯尚、曹真、曹休这三个同龄人对自己极为崇拜之后,其人便终于不沉稳了一次。
“诸君,此番我等之敌手,非黄祖,更非吴侯,实乃刘玄德也!”
苟哥偶尔轻狂一次不要紧,但是他忽略了两点:
一是曹家夏侯家这些人虽是良将,但没有一人是专业谋士。他们不是荀彧,想不到江夏郡与刘帮主有何直接联系;
二是…
夏侯惇、曹仁和曹洪三人,都对刘帮主恨之入骨。
所以,暴脾气的惇哥拍案而起。
“主公之意某已知之,某等夺得江夏郡后,便顺势攻长沙、夺桂阳、收荆南四郡!杀大耳贼为孟德兄报仇!”
曹仁咬牙切齿。
“大耳贼忘恩负义!某早欲取竖子狗命也!”
曹洪一张清瘦狭长的脸上迸出青筋。
“某与大耳贼不共戴天!”
苟哥当场傻眼。
他这才看出来,因为曹操这个特大号笔袋隐藏得极好,且始终对大耳朵刘备礼敬有加,所以这些人其实并不知,曹操早就想除掉刘备。
因轻狂而捱了当头一棒的苟哥,立即沉稳下来。
“诸君且稍安勿躁。若我所料无误,刘玄德必不会坐失此天赐良机,其人必将以驰援刘荆州为名,借道长沙郡进逼江夏,妄图分一杯羹。”
惇哥纵声长笑。
“哈哈!若如此,某必教刘玄德、关云长二贼有来无回!”
苟哥暗暗撇嘴:
惇哥你吹的好大牛皮!
历史上险些被大耳贼在叶县一把火烧死的,难道是惇哥你的孪生兄弟?
若非李典及时率近两万部曲驰援、若非绍叔死得及时,惇哥你早就呜呼哀哉了好不好!
别的不提,惇哥你可是关二爷十招之敌?
更何况,你可知长沙郡都有何人坐镇?其人又是何等英勇?
苟哥心中作是念,却并未反驳大言不惭的惇哥。
显而易见,在惇哥的认知之中,刘备和关羽都是白眼狼。
“元让将军果然悍勇无双!既如此,拦截刘玄德、关云长之重任,我便交于诸君!”
对这俩“白眼狼”深恶痛绝的曹家、夏侯家众人,当即轰然应诺。
实话实说,除了曹家夏侯家这些人,苟哥委实想不出,自己麾下还有哪个团队能阻拦刘备、关羽、张飞、魏延、陈到加刘磐、黄忠组合。
苟哥暗暗点头:军心可用,大事定矣!
事实证明,苟哥、贾诩这两个老银币,外加荀攸这个智者所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足以烧遍荆州广袤山河。
因为同一时间…
桂阳郡郡治、郴县桂阳太守衙署之中。
“主公,急报!”
“急报来自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