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许都运帷幄,江夏谋千里4(1/1)
苟哥言罢挥挥袍袖,将袖中书信塞给陈矫之后,便带上数名精锐亲卫,径自大步流星而去。
正堂内的众人,心态登时凌乱。
啊这…
陈矫下意识地将书信收好,便紧随自家主公身后,向外健步走去。
董昭则忙不迭展开手中竹纸,匆匆读了起来。
旋即,其人便忍不住叫绝。
“主公之策甚妙也!”
困扰了众人大半天的天大难题,在苟哥看来根本就不叫事儿。
因为这时代的谍战,实在是有些小儿科。
众人纷纷簇拥到董昭身畔,从人缝中拼命看向那几张竹纸。
然后…
凡是看到竹纸上内容者,皆赞叹不已。
卞夫人心中虽好奇无比,但奈何其人身为女子,实在是不好与一群男子推推搡搡…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贾诩见此乱象,便在人群中清了清嗓子,用一口地道西府话,朗声将赵旻所写之策念了出来。
这个时候,没有人再嫌弃贾诩的凉州话腔调生硬,众人皆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
待贾诩念完,众人便依照赵旻临行前的命令,各自跑去忙碌。
董昭的行动尤其快。
于董昭而言,只要工坊、商队和车马行继续运营,那么无论让他干什么苦差事,他都甘之如饴。
遑论赵旻派给董昭的任务,只是跑跑腿、动动嘴的活儿呢。
这事儿,董昭再擅长不过。
其实,赵旻本想与众人商议江夏郡、乃至荆州之事,这才是目前赵旻急需处理的头等大事。此事无论如何,也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办妥。
但话说回来,若细作不清除,赵旻那些需要极高保密性的行动便不方便在鱼龙混杂的许都遥控开展。即便赵旻是苟哥,也对眼前这个局面无可奈何。
赵旻既然已给出对策,此事便暂时告一段落。
至于此对策的具体内容,后文自会详细说。
暂且不提苟哥…
在丹徒城内吴侯府门前,自认为达成目标的香妹子,恰好遇到被吴老夫人请来的亲舅舅吴景。
昨晚香妹子虽与吴景见过面,但因彼时孙策刚刚凯旋、众臣属兴致勃勃,香妹子不好在那种场合出席,遑论说这种丧气之言。
此时此地,舅舅与外甥女意外相遇,一时间二人竟相视无言。
吴景终究人老成精,其人呵呵一笑。
“阿香,阿姊唤老夫前来赴宴,可是有何喜事?”
香妹子盈盈一礼,微微一笑。
“舅父大人大驾光临,于孙家便是天大喜事。”
在与腹黑皮厚夫君远征近五月之后,香妹子也变了。
吴景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阿香不愧为阿旻爱妻,如此甚善!甚善!”
谈笑间,舅甥二人便走进大门。
吴景如今是丹阳太守,本不应该在丹徒城,但其人贵为吴侯孙策亲舅舅,又有何人敢弹劾吴景?
前文多次提及,太守这两千石之职,在两汉地位一点儿都不低,其相当于李唐的节度使、大明的布政使…
也就两宋比较特殊,省级的“路”没有综合行政单位,而是将职权一分为三:
转运使司(贪腐之温床)、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和安抚使司(由文官担任,主管军事)。
一言蔽之,无论吴景还是朱治,在仅有五郡的江东都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话说回来,吴景老老实实待在丹徒城,恐怕孙策只会更安心。
吴景到来,使吴老夫人、大乔这婆媳二人心中踏实许多。
屏退仆客之后,大乔将心中之担忧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吴景喟然一叹。
“乔夫人有所不知,去岁阿旻前来订亲之时,便曾向伯符提及此事并指出对策,老夫当时深以为然(此事详见前文)。然则…
伯符深恨吴郡士族暗杀之举,故伯符与吴郡士族,至今仍未能如其人与江北士族一般友好共处也。”
江北士族,指的便是江东的淮泗集团。
江北士族的代表人物,正是张昭和周瑜。
有趣的是,吴景和朱治都属于江东士族。
历史上深受两派党争困扰的,不止刘璋和袁绍,还有孙策和孙权。
吴景的意思显而易见:
孙策若不改变,那么其人与江东士人之间的关系,只会愈发恶劣。
此事根源在孙策,旁人无解。
于是大乔和香妹子同时幽幽一叹、黯然心碎。
吴老夫人不死心。
“阿弟,此事可有其他良策?”
吴景搔搔花白的头发后,正了正自己的刘氏冠。
“阿姊,以弟愚见,此事惟有阿旻可解也。”
本来黯然神伤的香妹子,瞬间变得神采飞扬。
“阿母大人,舅父大人,夫君称十月朔日之前必至丹徒接妾。”
朔日便是旦日,也就是初一。
苟哥之所以选这个日子,是想亲眼看着自己另一个宝宝步练师生下孩子。
啊呸!这个无耻渣男!
此时已是九月初,换言之,孙策应不会遇险。
尽管此时的孙策,仍习惯轻车简从出入各处。
于是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一场危机,貌似就此解除。
苟哥匆匆而走,目的地当然不可能是步骘的卫尉府,而是刘艾的宗正府。
他要与刘艾排查一番,宫中是否有袁绍的耳目。
要知道刘艾不只是宗正,还是侍中。
在双重职位叠加之下,刘艾进出宫城,与苟哥一样方便自如。
主臣二人进入书房之后,刘艾便忍不住劈头盖脸地喷了苟哥一脸…
如今还敢这么做的,除了赵大娘、赵云和伏寿之外,恐怕也只有刘艾。
刘协早已不敢再如此。
当然了,这与刘艾清楚苟哥性格有主要关系。
若换成是曹老板,刘艾不但半个字都不敢说,还会主动赔起笑脸…
士大夫的气节固然要紧,但九族之生命更可贵,刘艾要且行且珍惜。
刘艾痛心疾首地数落苟哥一通,最后总结道。
“主公须知,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主公秽乱宫闱、大逆不道之重罪,终有一日将被补录入汗青之中!”
苟哥心中对此不以为然,表面却赔起笑脸。
“刘公所言极是,旻今后定恪守臣道、尊奉天子。”
苟哥的意思是,老子以后照常睡伏寿、步练师。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所以,已经上了苟哥贼船的刘艾对苟哥无可奈何,只好默默展开简册。
如今虽已有竹纸,但骨子里仍怀有几分士大夫倔强和执拗的刘艾,仍习惯用简册记载刘协、宫城中的一切。
刘艾人虽通达,做事却极为细致入微。
其人对于宫中人员的信息记载、宫中发生之事,事无巨细,皆记得极为翔实。
二人得益于此,在默默排查一番后,特工头子出身的苟哥,很快便锁定了目标。
苟哥默默吐槽:
这时代的特工人员,真low!
苟哥忍不住道:“刘公,此人背后,定为郭公则无疑!”
郭公则,便是袁绍麾下的颖川人、郭嘉族父郭图。
换言之,袁绍确实暗中收买了一名中常侍,也就是刘协身边的一名大宦官。
刘艾气得须髯发颤。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袁本初究竟是何居心?”
苟哥突然很想笑。
袁绍的目的其实不难猜:
其人欲充分了解许都宫中情况,甚至是挑拨刘协与卫将军的关系,以便其人第一时间广发檄文讨伐汉贼赵从文。
但是…
绍叔你好歹也是如今天下最强诸侯、而且没有之一耶,玩这种类似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你无不无聊?
有这闲工夫,您老不如搞一搞河北的经济民生好不好?
刘艾将怒火宣泄一空后,冷静下来问苟哥。
“主公,老夫这便将此细作诛除如何?”
苟哥笑着摇摇头:“刘公,不必。此人由皇后对付即可,某等恰好可利用此人混淆袁本初视听。”
在解除荆州及江东的潜在威胁、重设西域都护府之前,苟哥仍急需猥琐发育。
所以,宫中这个间谍将会是一枚极好用的棋子。
换句话说,苟到极致的苟哥心太脏!
还可以证明苟哥心有多脏的另外一点,便是他暗戳戳针对荆州、江东所布的那张大网。
这是后话,暂且揭过不提。
偷摸给皇后伏寿报信的任务,苟哥便愉快地交给了刘艾。
刘艾身为宗正兼侍中,又是个刚及半百的半老头子,其人出入深宫禁苑,比赵旻这个苟哥还要方便。
忙完此事,苟哥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太医令张机张仲景…
步练师临盆在即,提前巴结巴结医生准没错。
何况苟哥此来,还为张仲景带来了产自益州的附子和干姜,以及产自凉州的大黄。
对于张仲景而言,前两味药是其人开方常用的刚需品,后一味药则是“推陈致新”的良药。
果不其然,苟哥送的礼,送进了张仲景心坎里。
后者极为难得地满脸堆笑,并为苟哥斟上热茶。
“主公,宫中、府中一切安好,主公勿念。”
府中,指的当然是卫府。
苟哥同样堆起笑脸。
“仲景先生,陛下子嗣单薄,而步贵人又将生产,还望先生多多费心。”
张仲景连连颔首。
“主公但请放心,某必尽力而为。然则…某有一事不甚明了,尚需主公为某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