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英雄遭算计,虎女返江东中(1/1)
许都宫城内,此刻阳光虽灿烂,但伏寿面前的赵常侍,面对伏寿的凝视,却只觉遍体生寒。
其人期期艾艾道。
“回…回…皇后,陛下确仍有意立太子也。”
赵常侍此话甫一说出口,登时便感觉压力大减。
其人暗暗松了口气之余,忍不住偷偷抬眼望向伏寿。
见伏寿表情淡定,赵常侍不由心道:
处剧变而不惊,皇后果非常人也!
这时,让赵常侍诧异的事情陡然发生…
伏寿嘴角竟然微微翘起。
“赵常侍,此事对我极为有用,然你决不可告知第三人!我赏你金饼十枚!”
赵常侍虽然想不通这两件事为何使自家实际上的主上如此高兴,但有大笔赏金可拿,对赵常侍而言终归是天大喜事。
是以赵常侍对伏寿千恩万谢后,兴冲冲离去。
伏寿嘴角、眉梢充盈着难以掩饰的喜色和春情。
她喃喃道:“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成?”
艳阳下的许都城内。
随着赵旻率军渡过鸿沟水,一时间,“卫将军今凯旋也”的欢呼声沸反盈天。
这巨大的声浪,甚至传进了宫城,传到了刘协所在的承光殿。
头戴刘氏冠、着玄色镶龙纹深衣的刘协,面色登时变得铁青无比。
其人负着手,在两名中常侍、数名黄门陪同之下,缓缓行到殿外,凭栏俯瞰宫城、默然不语。
半晌后,刘协蓦然回首、展颜一笑,自大袖中取出两封已被泥封的简册。
“来人!将吾诏令送至尚书台,告知荀令君,吾意已决!”
那两名中常侍、数名黄门垂首深揖行礼,眼神中却闪烁着复杂的目光。
二人恭恭敬敬接过简册,与身后三名黄门再次行礼后躬身倒退走下玉阶。
刘协昂然转身、继续俯瞰宫城,片刻后,其人忍不住得意一笑。
志得意满、仿佛智珠在握的刘协没有察觉,跟在其人身后的黄门之中,正有一人悄然离去…
邺城大将军幕府内,此刻济济一堂。
居中而坐的袁绍同样得意洋洋、满面红光。
其人抚须而笑。
“我料赵从文今应已返还许都,却不知,其人面对如此双重惊喜,又当做何反应?”
此事的主导者、随主赴义的郭嘉族父、满腹诡谋的郭图含笑作揖。
“明公,此事不难想象也。赵从文对此必将无计可施,不得不乖乖就范。”
素来忠于汉室、且与河南士人极不和睦的沮授冷冷一哼。
“郭公则,天子而今及冠不久、正值青春年少,你却献此诡谋,你之所作所为,欲置天子于何地?”
沮授的盟友、同为河北望族的审配愤然起身。
“郭公则!某羞于与你同伍也!”
郭图老乡、同为颖川望族的辛评笑着起身打圆场。
“公与、正南二君且息怒。赵从文虽口口声声称奉主上以从民望,然则,人所共知,其人实则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无论如何,明公以此计敌之,我皇汉之正统便得以延续,至不济,明公亦有足够理由讨伐逆贼、还我汉室朗朗乾坤。”
沮授冷笑不已,正欲开口反驳,却被袁绍及时打断。
袁绍笑着抬起手。
“诸君!诸君!当务之急有二,一为静观赵从文之反应,二为尽快耕种冬小麦。诸君,不知今岁河北、并州、青州高粱亩产几何?”
如此一来,话题便自然而然转到了农事之上…
一场河北派、河南派之间的撕逼大战,就此被袁绍及时遏止。
率兵屯田、训练的张郃及时开口,彻底转移了河南、河北士人们的注意力。
“回明公,高粱亩产仅比冬小麦少两斛,均产十斛之多也。”
十斛,便是两百七十五市斤,放到高粱亩产可达九百市斤的后世,这是严重歉收。
然而…袁绍却并无丝毫不悦。
很正常,因为在这个时代,高粱这种“新庄稼”的亩产只有八斛上下。
袁绍含笑颔首。
“待赵从文焦头烂额之时,我便再次提出与其人结亲、共扶汉室之请,届时其人将不得不与我结盟。
彼时,高产之术、新式农具肥料,便皆可为我所用也。”
绍叔至今仍想与赵旻合作,而不是出兵讨伐其人…
因为绍叔委实找不到出兵讨伐赵旻这个老六的高大上理由。
绍叔难道说苟哥挟天子以令诸侯?
好吧,证据何在?
苟哥实际控制的诸州数十郡,可都是尊奉天子、朝廷的大汉皇土。
就连苟哥本人,除大汉卫将军之职外,再无任何爵位、封衔,且没有半寸封地,甚至苟哥从无任何僭越之举,时时处处皆以大汉忠臣自居。
绍叔如何讨伐如此忠臣?
难道要绍叔说,赵阿旻你须髯不够长、不够美,不是个纯爷们儿?
绍叔早在官渡之战后,便一直在挑赵旻的毛病…
结果…没挑到足以让绍叔讨伐赵旻的毛病。
这委实太过于为难绍叔。
于是乎,绍叔麾下始终争论不休的河南河北两派,难得地保持沉默,并未在互相攻讦。
显而易见,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保持相对中立的南阳人逄纪,这时起身向袁绍、以及诸位同僚行礼。
“明公、诸君,某等之所以行此谋,皆因迫使赵从文与明公结盟、使天子迁都、二家共扶汉室之故也。既如此,某等又何必争论不休乎?”
许攸嘿嘿一笑,接过话茬。
“更何况,明公早在初平年间,便已得罪天子,而天子又暗弱非明君,今天子早立太子、明公主动向太子示好,于公于私,岂非妙事哉?”
许攸这番话,信息量极大、马屁也拍得极响。
许攸之言表明,许都朝廷内,确实有袁绍的内奸;刘协欲颁布的诏令中,也的的确确有立赵旻的亲儿子刘嗣为太子这一项…
同时,许攸还狠狠拍了拍袁绍的马屁:袁绍此举可谓一箭双雕,何其英明!
是以,本就满面红光的袁绍,此刻更加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子远所言深得我心也!然则…儁乂,练兵之事不可懈怠、更不可荒废,待冬小麦耕种完毕,你须督促诸将加紧练兵!若赵从文预谋不轨,我等便可兴师讨之!”
张郃躬身领命。
袁绍呵呵一笑、挥挥袍袖。
“诸君请用心做事!我袁氏终将成为皇汉之柱石、天子之助力!”
袁绍此言一出,大汉大将军幕府终于极为难得地开了一次和谐无比的会议。
谁说绍叔志大才疏、昏庸无能的?
人家这策略、这大肠套小肠的套路,思路明明清晰得很呐!
你赵阿旻愿结盟合作,我袁绍乐意之至!
天子迁都、袁赵二家结亲,我袁绍与你赵阿旻一同匡扶汉室,咱两家后代世代做州牧、坐拥数州之地,如此可谓皆大欢喜;
若你赵阿旻不愿合作、且图谋不轨…嘿嘿,须当心我河北百万大军讨伐你!
那么问题来了…
绍叔玩的到底是什么妖蛾子呢?
答案即将揭晓。
让我们再次将视线转向苟哥赵旻。
早有心兴建兵器工坊的苟哥,其实已选好数处不错的地段。
然则…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卞夫人,又焉能浪费其人与威震天下的卫将军亲密接触的天赐良机?
何况这卫将军,还是个俊俏英武小郎君呢?
以是故,赵旻每到一处其人预先看好的工坊用地,为卞夫人详细讲解一番后…
卞夫人总能凑到赵旻身畔,温温柔柔地呵气如兰,给出合理、合适的理由反驳赵旻,并顺势拉着赵旻四处“巡视”一番。
如是者三后,苟哥终于懂了:
卞夫人不是来选工坊用地的,这个美熟妇是让自己陪着人家游山玩水散散心的。
念及卞夫人在为曹老板守孝一年多的日子里,尝遍世间辛酸的份上(念及携美同游实乃平生一大乐事份上)…
苟哥索性不再大煞风景地讲解工坊用地之优劣,而是变成了金牌导游,为卞夫人耐心讲解许都周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风貌及文化。
当然了,思及老娘老叔、娇妻美妾此刻正盼自己速速归家,苟哥在金阳渐渐西斜之时,便含笑向卞夫人抱拳。
“嫂嫂,已近酉时,某等今日就此作罢如何?”
卞夫人嫣然一笑,顺便为苟哥奉上一个妩媚之极的秋波。
“先生,妾今晚当留宿于何处?”
赵旻在返程时,早已遣渊哥的斥候先一步返许都送信,是以赵旻清楚,自家老娘如今仍在许都、而自己的两名妻妾都已怀身孕。
是故,赵旻在竭尽全力抵御卞夫人诱惑之余,略做思忖后道。
“嫂嫂如不嫌弃,便随弟返寒舍,与家母同住如何?”
卞夫人极为耐看的俏脸双颊,骤然升起两团诱人的红霞,赵旻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卞夫人凑到赵旻身前呵气如兰。
“先生,如此可妥当?”
赵旻深吸一口气,顺便狠狠嗅了嗅佳人的体香,定神后道。
“嫂嫂乃袁本初故友曹公之妻,如此有何不妥?”
赵旻实则是在提醒卞夫人,后者与前者老娘是同辈人。
卞夫人登时泫然欲泣。
“妾知先生之意,妾终究年过四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