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合力取江夏,壮士终返家终(1/1)
夕阳渐渐西沉。
黄祖的中军大帐内。
“仲业!你务必把守严谨营帐!”
黄祖居中端坐,对一名面色黝黑、神情冷峻、五官线条颇有些硬朗的粗壮武将沉声道。
那名武将,正是在历史上略有些名气的南阳人文聘文仲业。
也就是传说中,使孙十万不战而退的“文睡觉”。
此时的文聘,已是黄祖麾下头号大将。
文聘既然在此,便足以表明…
黄祖…极不简单。
文聘躬身领命后,便挥挥手,率一众麾下将校走出营帐、层层布防。
黄祖一改其人在辕门处的张扬、桀骜和骄狂,此时的他,显得格外沉凝而稳重。
“德珪、异度、始宗…”
其人扫视一圈荆州名士后,缓缓道。
“老夫绝不甘心将江夏郡拱手相让!是故,老夫方才已与阿旻达成共识…诸位贤弟!老夫全盘所谋为…”
黄祖压低声音,说出长长一番话来,蔡瑁、蒯越、刘先…等人虽默默听黄祖讲述,却面色数变。
待黄祖讲罢,蔡瑁忍不住压低声音反问。
“黄将军,如此恐不甚妥也!卫将军又岂能与将军配合?”
黄祖一对虎目中绽放出智慧光芒,其人微微一笑。
“昔年刘景升之所以可入荆州、平动乱,皆因老夫与诸位贤弟竭力相助之故也!
去岁刘景升不顾老夫及诸君反对,请刘玄德坐镇桂阳郡,嘿嘿,刘景升之意不言而喻。
然则…太史公曾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况且刘景升今已年过花甲,恐天不假年,诸贤弟务必早做打算、以防不测!诸位贤弟以为,老夫之计如何?”
零陵郡人刘先断然道:“黄将军,愚以为可也!”
蒯越看向蔡瑁、韩嵩等人,眼神中满是跃跃欲试之意。
蔡瑁左顾右盼一番后,咬了咬牙。
“便依黄将军之计!某稍后便走一遭!”
南阳人邓义叹了口气。
“黄将军此计过于阴毒!卫将军若探明内情,必不会善罢甘休!”
黄祖洒然一笑。
“唯死而已矣!老夫又有何惧?若老夫能以一死换天下太平,老夫无怨无悔!”
这个半老头儿话说得轻描淡写,语气却颇为斩钉截铁。
由此可见,黄祖早已暗暗打定主意、甚至为此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于是众人皆无法再安坐…
他们纷纷站直身子,向黄祖深深一揖。
“黄将军高义!将军但请放心,某等必当竭尽所能、保将军一命!”
黄祖坦然受了众豪族士人一礼后,笑着挥了挥手。
“便如此!老夫不留诸位贤弟,老夫须做足准备、先一步赶赴章陵郡,诸君请!”
此时此刻,众人哪里还有留下来饮宴的心情?于是他们再次行礼后,不约而同地长叹一声,向黄祖告辞。
黄祖之计究竟是什么,如今我们尚且不得而知。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从此,荆州、江东恐将掀起一场大风浪。
同一时间…
苟哥的船舱内。
老奸巨猾…啊呸!老谋深算如苟哥,在如今形势尚不明朗之时,当然不会向夏侯渊等人吐露任何蛛丝马迹。
是以,苟哥一路上笑而不语、顾左右而言他,带众人返回船上。
然后…
依照惯例,苟哥召集众人开会。
令人奇怪的是…
似乎已许久未出现的桓阶,突然再次现身。
当日董昭派桓阶至姑臧城,其目的便是为了促成苟哥与刘表的谈判。
那么问题来了…
自苟哥的船队至南郡江陵时起,桓阶便在不知不觉中离去,时至今日,其人却乍然重现…
在此期间,桓阶到底做了些什么?
要知道,桓阶在荆州的身份地位,与蔡瑁、蒯越等人相仿佛,都是荆州豪族。
别忘了,当年张羡在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发起动乱,其背后便是桓阶在推波助澜。
也就是说,桓阶这一去一回,极可能代表着…
荆州动乱又将生?
此地此刻,苟哥居中而坐。
其人微微一笑,问桓阶道。
“伯绪先生,一切是否顺利?”
桓阶作揖笑道:“回主公,某幸不辱命。”
苟哥抱拳:“有劳先生!既如此,便烦请先生坐镇竟陵。”
苟哥看向众人后,突然再次开口。
“兴霸、公明,我予你二人一万精兵,有劳你二人随伯绪先生坐镇竟陵。”
竟陵县位于汉水、长江之间,而甘宁是如今苟哥麾下猛将中,唯一擅长水战之人。
苟哥也正可借此机会,试探一下甘宁的勇猛程度。
徐晃的作用,则是防止甘宁因太莽而误事。
苟哥从不担心甘宁的忠诚度,因为甘宁无论祖籍南阳,还是数代寓居之地巴郡,如今皆在苟哥掌握之中。
何况黄祖已将甘宁撵了出来…甘宁除了为苟哥效力,还能去哪儿?
至于徐晃、甘宁防备的是谁…
这还用问?
他们要防备的,必然不是孙策!
随着苟哥暗戳戳地大搞事情,荆州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罩上迷雾,逐渐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徐晃甘宁二人虽躬身领命,但显而易见,他们对此云里雾里。
见二人明显懵逼,贾诩捋须而笑,接过话茬。
“公明、兴霸,你二人不必多问,一切尽在老夫掌握之中。”
不管阴谋还是阳谋,只要一经贾诩之手,那必然会变成毒计加诡谋。
所以,如今一切如云山雾罩,便不足为奇。
荀攸笑着补充。
“二位将军勿忧,以二位之武勇、结合伯绪之名望智力,纵然再险又有何惧?遑论兴霸熟知江夏军防、乃当世一等一之猛将。”
荀攸这句话,说进了甘宁的心坎里。
其人虽然甫入卫府、除了死对头小马哥外,与谁都不熟…
但其人觉得,自己进了卫府,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卫府里面个个都是人才,武将武艺都极高,谋士不但出口成计、说话还极好听。
卫府中主公卫将军毫无架子、幕臣也不似荆州人那般文绉绉,而且主臣似乎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些市井游侠风范,甘宁超喜欢卫府的气氛。
美中不足的是,死对头马孟起居然也在…
甘宁对自己与死对头那未决出胜负的一战,始终耿耿于怀。
苟哥无心琢磨当了一辈子游侠的甘宁那点小心思。
苟哥仍然延续了其人的一贯风格…
卫府一众臣属,只见自家主公霍然起身。
“便如此!我等速速启程,东去接应吴侯!伯绪、公明、兴霸,你三人持刘荆州之公文,火速前往竟陵镇守!”
言罢,苟哥用力一挥手。
“准备起碇!与吴侯汇合之后,我等便登岸、回师许都!”
众人轰然应诺,各自散去。
月上中天。
大江将至夏口的转角处,火把连成一体,杀声震天。
孙策、周瑜那旌旗蔽空、樯橹横江的舰队,很快便冲散了敌军那二三百艘艨艟。
然后…
这些艨艟纷纷泊岸,兵卒们趁着夜色落荒而逃。
孙策急匆匆找到周瑜。
“公瑾!情况不对!”
苦心经营江夏郡达十年之久的黄祖,居然只派出如此规模的舰队抵抗,情况当然不对。
就在这时…
一队灯火通明、无边无沿的舰队,自大江上游疾速顺流而下。
旗舰上,一杆硕大无朋的“大汉卫将军赵”字大纛,被火光映衬得纤毫毕现。
孙策长笑一声。
“公瑾!原来如此!”
周瑜表面上松了口气,心中却莫名感觉极为不安,一股毫无来由的危机感,骤然涌上其人心头。
于是其人忍不住再次出言相劝。
“主公,某等若得江夏郡,从此便与刘荆州再无转圜余地也!”
孙策昂然一笑,正欲开口,便听一个极为清脆悦耳的声音,隔着这浩荡大江传来。
“大兄!大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