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合力取江夏,壮士终返家3(1/1)
襄阳内城,蔡府大堂上。
蔡瑁环视四周后,作揖问其人的诸位世交好友。
“诸君可有何疑问?”
有何疑问?
疑问何其多也!
于是乎…
“卫将军,河西四郡及二关,今确已复归我皇汉乎?”
“卫将军,不知二关今如何?”
“卫将军,不知诸工坊兴建周期需多久?”
“卫将军,货物往来之运送,当何以解决?”
“卫将军,老夫欲知工坊之经营管理之道。”
…
苟哥表面淡定,心中却在狂笑。
搞定!绍叔啊绍叔,老子倒要看看,你此番如何拆老子台!
于是苟哥好整以暇地抱拳行礼,将自己学自后世的商业经验,以这时空的文化习俗,向在场众人简略介绍了一番。
简言之,成功学导师苟哥,再次开课授业解惑。
结合这时空的基本国情,以及荆州的基本情况,赵旻已经决定,将凉州、颖川二地工坊的经营模式融合后,放在襄阳试用。
具体来说,苟哥决定单独成立工坊体系、车马行体系(物流)、车队劳务分包(物流工人外勤派遣)、第三方财务管理及资金托管部门(开设专用资金账户)这五方机构。
还是那句话,如此做,效率或许极低,但至少可解决信任问题、杜绝贪腐问题…
而且,因五方机构单独管理考核,所以可有效降低成本。
这点不难理解,因为整个链条全部自营嘛。
更为关键的是,如此可有效解决荆州百姓就业问题。
襄阳是通衢大邑,这时代的又一个天下十字路口。
襄阳北通南阳、武关;西经汉水可抵汉中、大散关;东为江东、汝南;西南可经大江至巴东、益州;南接荆、交趾二州。
如此得天独厚之地,不发展商业和物流,简直是暴殄天物!
最后,苟哥总结道。
“综上所述,账、货、财、匠、车马,此乃五大要素、皆不可轻忽视之也。而若此五者皆妥善管理,则襄阳将为天下货殖之中心也!
此外,阳关今由镇西将军泰山于文则、汝南孟公威、游击将军蜀郡张公责镇守,而玉门关则由襄阳水镜先生门下弟子、颖川名士徐元直镇守,巴西严颜将军辅之。
若无意外,颖川望族辛家、荀家、钟家、陈家及钟家商队,应已将价值数十万匹绢之货物销售一空,此刻应已返程。”
作为成功学导师,苟哥当然擅长画大饼。
何况实情的确如此。
这时代交通发达、良田遍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襄阳城,具备成为天下货殖中心的全部要素。
辛烈为首的颖川商队,也的的确确换回大量金银、绢布,以及海量西域香料种子、成品。
所以,苟哥这一番讲课、路演,收效甚佳。
蔡瑁、蒯越、蒯良、韩嵩、张允(蔡瑁姑父、故太尉张温从子、张仲景族弟)五人,已在商议如何劝说黄祖;
刘先、邓义二人甚至已开始商议、筹备组建车队。
这时…蔡瑁方才想起其人的亲姊夫…
其人干咳一声后,向苟哥作揖。
“卫将军,某等应先见过刘使君、将此事禀明方可。”
蒯越呵呵一笑。
“德珪,此事不急,某等先将此事商议妥当,再请主公下诏令即可。”
苟哥心态有些凌乱…
所以说,刘表其实就是个傀儡,对吧?
于是乎,一众荆州豪族士人拉上赵旻,仔细商谈起工坊的所谓构建五方、自主经营模式。
不提苟哥如何利用后世商道知识忽悠这群荆州豪族士人,咱们再来看阳关衙署内的辛烈等颖川士人。
为庆祝阳关自贸区首笔外贸业务开张、且贸易额惊人,于禁、孟建和张任三人,将一众颖川士人、负责安保业务的呼衍左大将请到阳关衙署同贺。
呼衍左大将行了个左衽礼后,当先开口。
“镇西将军大人,俺有意劝谏俺家左贤王大人,将俺匈奴左部迁至汉阳、安定、右扶风三郡之交界处。”
于禁心念电转后,果断拍板。
“呼衍贤弟,愚以为,贵部何不于汉阳、安定、武威三郡屯田?贤弟应知,今岁三辅粟亩产十八斛、而麦亩产达二十三斛。
贵部牧民放牧既辛苦,且产出不甚丰厚,远不如忙时护卫商队、闲时屯田放牧,贤弟以为然否?”
所以说,苟哥从来不担心无人屯田;而禁哥执政实则也是一把好手。
历史上曾都督一方的禁哥,其实也有允文允武的潜质。
辛烈适时献上助攻。
“呼衍将军可知,此番某等所得几何?”
方才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绢布等货币,具体数量已经统计完毕。
众人皆将目光投向辛烈,那一道道灼热的目光,似乎可将辛烈点燃。
辛烈此刻的心情,一如当初手握算筹的董昭。
万幸,虽然董昭不是合格的农夫,但辛烈已是一名胸中有算盘的合格商贾,其人淡然一笑,向众人作揖道。
“镇西将军、游击将军、公威先生、诸君,实不相瞒,此番某等所得为金三百二十斤、银五千三百五十斤、绢一万六千一百三十匹、麻布三万八千二百九十匹。”
东汉一斤,约为后世223克。
简言之,不计换回的大量香料成品、种子,这千余辆马车的货,仅金银绢布等货币,便换回…约相当于后世软妹币一个亿。
即便千余辆马车皆装满单价最高的各类糖、石蜜…
就算汉斤三十万斤白糖和冰糖,成本才有多少?
总之,这批货的成本,不包含沿途运费和匈奴人的安保费,绝对超不过后世五百万软妹币。
所以…
这利润堪比贩卖…那啥。
众人听得瞠目结舌。
他们若知道那个梗,一定会不约而同高呼:
“真香!”
当然,奸滑似鬼的商贾们,绝对不会告诉其他人,这车货实际成本是多少。
辛烈便呵呵笑着向呼衍左大将作揖。
“呼衍将军,此番某等获利,相当于六万匹绢,依照某等前议,某等当支付将军九千匹绢,将军莫嫌少。”
我呸!该死的奸商!
一匹绢,不过相当于后世三百软妹币而已!
一个亿的交易额,利润才一千八百万?
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好吧,耿直的呼衍左大将不但信了,而且其人欣喜若狂。
这一来一回,耗时不足两月,军粮损耗不过一万斛,而九千匹绢可换粟三万斛,这利润率…
真香!
辛烈等颖川奸商得意洋洋。
这利润率…确实香!
禁哥趁机道:“呼衍贤弟何不屯田于凉州?贵部青壮护卫商队、余者屯田。岂非胜出贵部游牧百倍?”
呼衍左大将拼命颔首。
于是乎,禁哥和呼衍左大将一拍即合。
前者一再拍胸脯保证,一定为匈奴左部准备万顷良田、且将安保业务悉数交于匈奴左部;
后者则同样拍胸脯保证,一定苦劝匈奴左贤王,将王帐迁至凉州汉阳、安定二郡交界处。
最终,禁哥帮苟哥解决了凉州屯田的数万劳动力问题,而呼衍左大将则帮助匈奴左贤王,解决了匈奴左部部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众人一致认为:
真香!
禁哥大手一挥。
“今日某设宴款待诸君,某等不醉不归!”
不管其他东西香不香,反正酒宴一定极香!
不提皆大欢喜的阳关众人,我们再看向正急匆匆赶赴阳关的赵冉商队。
护送赵冉商队的,当然不可能是匈奴人。
但可以是氐人和休屠各人。
虽精明至极、但始终无从发挥的休屠王,当然不会放弃如此良机。
其人在负责兴建工坊之余,派其人麾下左大将,与老雷、老窦两大氐王一起,接下了商队的安保业务。
佣金同样为商队获利的一成半。
而且…
赵冉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四周景色,最后看向满脸堆笑的老雷。
“白马氐王,此为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