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襄阳诣刘表,暗中使阴招3(1/1)
若苟哥得知刘协欲立太子…
其人一定会竭尽全力打消刘协的想法。
原因还用说吗?
苟哥身为大汉卫将军,却让天子产生皇位不稳、甚至会被嬗代的想法,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不言而喻,在刘协身边,一定有袁绍的细作!
撺掇刘协立太子的捣鬼人,当然不可能是伏寿和步练师,这两个妹子避嫌犹恐不及,又怎么可能主动掺和进来?
您问袁绍这么做的原因?
这种问题还用问?
袁绍挑唆刘协、赵旻失和,他好寻理由出兵攻许都嘛!
清君侧也好、为太子站台也罢,总之,只要袁绍找的这个理由足够高大上、伟光正即可。
因为袁绍要的,是其人每一个儿子都能继承一州之地,区区一个汝南郡…
赵旻你打发叫花子呢?
袁绍目前实际割据的地盘,是幽州、冀州、青州和并州大部。
袁谭是青州刺史;袁熙是幽州刺史;袁尚是冀州刺史。
就连袁绍的亲外甥高干,都是并州刺史…
尽管并州上党郡归赵旻;上郡和五原郡实际归南匈奴左部:云中郡和西河郡实际归南匈奴王庭…
好吧,这实际上是高干掌控的区域,因为南匈奴王庭之旁,必有护匈奴中郎将;
定襄郡和雁门郡实际归鲜卑大人步度根;另一个鲜卑大人轲比能,此时犹在幽州塞外积蓄实力。
而慕容部鲜卑,此时还未出现…何况按照苟哥如今的布局,慕容部鲜卑也不大可能西迁至河湟,成为吐谷浑部。
一言蔽之,雄踞河北、睥睨天下的袁绍,根本不是区区一个汝南郡便能打发的。
而且与历史不同,袁绍虽然仍事必躬亲,但其人并未发病。
所以,赵旻的担忧,确实是未雨绸缪。
此时,邺城大将军幕府内,袁绍也在召集幕僚、臣属议事。
袁绍居中而坐、抚须而笑。
“诸君不必担忧,纵使赵从文收复益、凉二州,我等亦强于其人也。”
说着,袁绍脸上的笑容收敛、神色变得肃然。
“然则,诸君,我等亦不可坐视赵从文壮大实力而不顾,仲治、佐治、公则,许都而今有何最新情报?”
宠哥虽然清洗干净了许都的细作,但其人不可能清洗颖川士人,所以…
辛评昆仲、郭图三人起身作揖。
郭图当先开口:“明公,如无意外,天子应已召集许都重臣,商议立太子之事也。”
辛评也不甘落后。
“明公,天子近来常召刘叔玉入宫,或欲借刘叔玉之力打压赵从文也。”
刘叔玉,便是刘璋三哥刘瑁。
刘璋早欲除刘瑁而后快,但因东州士人之故,刘璋不敢、也不能对刘瑁下手。
刘璋还需倚仗东州士人之力,对抗反叛的益州人赵韪。
所以说,刘瑁虽主动赴许都安享富贵,但其人背后隐藏的实力其实并不弱。
诸君勿忘,吴夫人乃吴懿之胞妹、费观乃刘焉姻亲,而刘瑁本是刘焉临终前指定的继承人。
所以…
袁绍闻言大喜。
“甚善!”
待辛氏昆仲、郭图退回座位后,袁绍看向其人麾下的河北士人、武将。
“诸君,今秋收已毕、高粱已耕种,我等应尽速召集武将训练兵卒,以待许都生变!”
淳于琼、张郃、蒋义渠、韩定、孟岱、蒋奇、马延、张顗、焦触、张南、何茂、王摩等武将纷纷起身领命。
一切皆在赵旻预料之中。
尽管颜良反叛,文丑、高览、韩猛等猛将先后阵亡,但袁绍还是很快能再次征召一批武将。
苟哥恨曹魏史官恨到牙痒痒,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袁绍是当今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
苟哥始终坚持避免与袁绍为敌,这个策略没有任何问题。
袁绍见自己麾下武将众多,心中不由得意至极。
其人颔首:“诸君且安坐。元图、子远!”
这个“子远”,当然不是吴懿吴子远…
逄纪、许攸二人站起身。
“明公!”
“你二人速速启程,携书信、厚礼赴南郡,与刘荆州商议结盟之事!”
逄纪许攸二人躬身领命。
“正南!”
审配起身作揖。
“明公!”
“你速至黑山,与张燕共商结盟之事!”
审配正欲领命,沮授便站了出来。
“且慢!”
沮授向袁绍躬身作揖。
“明公,愚以为暂不可与赵从文交锋、而宜苦谏天子立太子也。”
袁绍本以为,沮授仍是如前番官渡之战前一般,想劝自己不要南下攻许都…
结果…
沮授之言,深合袁绍心意。
袁绍遂含笑颔首。
“公与所言极是!我虽因昔年对抗董卓老贼之故,与当今天子失和,却与太子无冤无仇。故而…”
袁绍复又看向审配。
“正南,你便借拥立太子为由,与张燕商议结盟之事!”
审配笑着作揖。
“明公英明也!”
沮授捋须而笑。
“明公,某有一计,待赵从文返许都之后,必可使其人进退两难!若其人举止不当,某等便可借此兴兵,以拥立太子为名,讨伐大汉逆贼赵从文也!”
袁绍大喜。
“公与,计将安出?”
沮授微微一笑,从容说出一番话来…
于是乎,满堂皆惊。
袁绍拊掌而笑。
“甚善!某等便依此计行事!”
沮授之计…后文自会详细说明。
总之,这计…嘿嘿,一言难尽矣!
暂且不提许都之博弈、袁绍之诡计,我们再看向苟哥。
沿江水顺流而下四日后,在午时初,赵旻那遮天蔽日的艨艟船队,顺利抵达鱼复城这座白帝城。
新任巴东太守赵韪,早已得到斥候打探来的情报,因此,其人已经恭候于码头。
赵旻自高两丈有余(五米)的艨艟船舷上一跃而下后,向瞠目结舌的老狐狸赵韪抱拳。
“赵府君,别来无恙?”
赵韪回过神来,向赵旻深深一揖。
“托主公之福,老夫一切安好!恭喜主公为皇汉收回河西四郡、二关!”
赵旻心中微微一凛:
赵韪既然已知此事,那么想必如今天下诸侯皆已知情。
所以…老子必须尽快见刘表!
于是乎,本打算在白帝城停留一日、查看一番巴东郡大致情况的赵旻,只是与赵韪畅谈半日后,连晚饭都未用,便再次登船启程。
赵旻对赵韪这个老狐狸的心理拿捏得极准:
前者将星相师张裕去年观星相时的记录,拿给后者看了看,后者脸色便当场大变。
因为,张裕的记录中提到两点。
一是今年五月,赵韪攻成都城时因军中倒戈而亡;
二是紫微垣异芒骤现,赵韪命格大变,其人东行后将安享富贵、寿终正寝。
这两句谶语还用解释?所以,赵韪对赵旻感激涕零。
酉时中,船队再次沿江水顺流而下。
实际上,赵旻的最佳路线,应是在南郑城直接坐船,沿沔水(即汉江源头)直抵下游的襄阳。
但由于夏侯渊行军速度极快,给赵旻预留出足够时间,所以赵旻方可从容赶到成都城,再经江水(岷江)顺流而下至襄阳。
襄阳不在长江畔,而在襄水之北、汉江之西。
赵旻的路线是至江陵县后,折向北,逆汉江而上至襄阳。
所以…
“夕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夜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苟哥在经过三峡时,将这首好端端的千古名篇,改为了这个鬼气森森的样子。
诗鬼李贺若知此事,一定会向苟哥献上自己的膝盖。
是故,苟哥这首“鬼”诗无人叫好,其人自讨了个没趣。
在船上,赵旻复又开会向众臣属强调了一番,针对刘表之策。
三日后,船队顺利抵达襄阳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