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汉末雄风 > 第175章 正旦风雨动,月圆赏花灯3

第175章 正旦风雨动,月圆赏花灯3(1/1)

在地主豪族垄断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大部分缺乏受教育机会的底层民众,因为生存艰难,被迫沦为权势者的客。

所以,“客”在汉末三国,才是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

而“客”之中,数量最大的是“奴客”。

“奴客”便是汉末的最底层民众。

东汉的“丁税”制,为奴客的诞生提供了肥沃土壤。

丁税即人头税,分为对总角但未束发或及笄少儿征收的口赋,以及对束发或及笄后成人征收的算赋两种。

即无论个人财富多寡,都必须按人头缴纳赋税。

这便是汉末,致使底层民众弃婴的根本原因:

与其等自家孩子7岁时开始交口赋,还不如趁其尚为婴儿时弃之于野。

更何况男丁还好,所谓男儿不吃十年闲饭,但女娃…

赵国舞女、襄国妖女便是如此诞生的。

这些底层民众便是如此可怜,他们连自家孩子二十枚五铢钱的口赋都挤不出来!

遑论在丁税之外,百姓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

富户不仅有着多样的避役手段,甚至可以通过个人权势,庇荫田庄内的奴客,使之不服徭役。

所以,有田亩的自耕农,便须承担双倍徭役。

最要命的是,郡县恶吏助纣为虐,还将富户的田税转嫁于有田亩的自耕农头上。

所以,底层民众要想苟活,惟有变卖田亩、主动投靠本地富户一途。

在如此社会背景之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东汉又岂能不亡?

大贤良师张角,只是使东汉社会这早已超过燃爆阈值的空气,形成燃爆的那一点明火罢了。

所以张角引起的这场燃爆,也就是黄巾之乱,彻底动摇了东汉统治。

自中平元年的黄巾之乱至今已有十六年。

随着十六年战乱,人口锐减、农业及经济崩坏、各方诸侯割据,到如今人心思定,看似矛盾已经解决…

实则这些矛盾依然存在,只是暂时因人口锐减而得到缓解罢了。

历史上曹操的霸道,在于强制整改税制,强制命令底层民众屯田,严厉打压士族豪强减轻剥削。

刘备与曹操类似,但其人做不到曹操这般严苛。

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曹操、刘备的霸道都没有太大问题。

但唯独有一点,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无法解决:

正所谓官字两张口,你统治者上有政策,我实际执行者下有对策。而且我还不能让你挑出我的毛病来。

简言之,屁股决定脑袋,做为实际执行者的官吏,皆出身于士族豪强!

他们凭什么要偏向那些底层民众?

如此一来,曹操、刘备就算再了得,他们又能活多久?

君不见,曹操一死,曹魏政策便出现松动;诸葛亮一亡,季汉更是政策大变!

一直玩制衡的孙十万,可以忽略不计…

荀彧便看得极为通透:赵旻这届于王道、霸道之间的治国之道,才具备长期执行下去的可能。

因为底层有余粮,书卷成本又大幅降低,原本高不可攀、成本极高的教育机会,如今已经初步具备普及的可能性。

而赵旻不但迟迟未定新的官吏选举制,反而将许都那些鳏寡孤独,都纳入了基层劳动事业编…

虽然那都是斗食、无特权的基本劳动岗位,但也具备特殊的政治含义。

最妙的是,虽然颖川士族私下对此颇有微词,但也决不能公然表示反对。

因为这不符合士人们的儒家价值观。

这个道理很简单:赵旻以此来安置鳏寡孤独,有错吗?

荀彧见微知著,他已看出来,赵旻其实是在大胆尝试。

这或许意味着,底层中人,也有了做官吏的可能。

在这短短片刻间,赵旻便想到了这么多。

赵旻还清楚一点,自己推行的屯田政策,最多三十年便将废止。

因为一来,可以预期,人口将大幅甚至断崖式增加,届时此政策必然不能再延续;

二来…

我等官吏士绅,凭什么与底层民众以同等税制缴税?

雄才大略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赵旻不认为自己能解决。

但赵旻要的,只是将士族向门阀转变的这个趋势斩断。

赵旻要尽力避免天下如历史上一般,中原士人失去进取心,胡人趁势吞并天下,视汉人如“两脚羊”。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赵旻便知足了。

难道赵旻真要在这个基础科技严重落后、生产力如此低下、经济观念淡薄的农耕时代搞土改?

呵呵。

那下场,必将是王莽!

荀彧见赵旻眼神闪烁不定,当即笑着作揖。

“卫将军勿忧,某等循序渐进即可,十年之中,天下必将旧貌换新颜。”

赵旻闻言很欣慰,吾道不孤也!

其人将这些沉甸甸的东西丢到一旁,欣然抱拳道。

“荀令君,来年旻改税制、兴屯田之事,尚需令君鼎力相助!”

荀彧含笑颔首:“此乃良政也,某必竭尽所能。”

赵旻松了口气。

恰于此时,刘协宣布开宴。

一时间,钟鸣琴瑟之音大奏,《鹿鸣》之乐响彻云霄。

唯一的三公杨彪起身向刘协祝酒,一番歌功颂德之辞后,君臣同饮。

其后便是赵旻祝酒。

其人起身后,双手持铜爵,面向刘协、伏寿朗声道:“陛下,臣当竭心尽力,为陛下成就前汉武皇帝之伟业!为陛下千秋万岁、丰功不朽贺!”

赵旻心道:刘协你最好给老子老实点儿!否则老子有的是办法治你!若非看在荀彧份上,老子早宰了你!

群臣起身呼应:“为陛下千秋万岁、丰功不朽贺!”

刘协笑道:“承卫将军吉言,请诸卿满饮!”

刘协则在心中大骂:赵从文,你最好死在乱军之中,休要生还!

殿上众人见刘协、赵旻满脸笑容,关系欢洽,便笑着一饮而尽。

刘协、赵旻这对君臣颇有意思。

他们二人虽都恨不得当场宰了对方,但表面上却偏偏言笑晏晏、其乐融融,让旁人误认为他们君臣相得,砥砺同行。

荀彧对此深感欣慰。

陛下虽对阿旻失君之义,然阿旻终可对陛下尽臣之忠!此天下之幸也!

步骘却不这么认为。

步练师在方才已悄悄告知步骘,刘协欲杀赵旻。

步骘咬紧牙关,方才忍住对步练师说出“主公亦早欲弑君”这句话的冲动。

同一时间,邻座的伏完和刘艾,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担忧之色。

伏寿已寻机会告知伏完,刘协彻底对赵旻起了杀心。

伏完也已寻机偷偷将此事告诉了刘艾。

二人已经打定主意,一定尽早将此事告知赵旻,让赵旻小心提防…

他们的担心实属多余。

赵旻那几名心腹都知道,他们的主公早就想一剑刺死刘协了。

虽然赵旻对此事掩饰得极为到位,但别忘了,程昱、董昭、刘晔那都是什么人。

这三人被陈寿列入同传,其中隐藏着海量信息。

再联想到同传的另外三人:郭嘉、蒋济、刘放…

这六人不但一个赛着一个猴精儿,也一个赛着一个无君。

所以,不止此三人,就连最早追随赵旻的臧霸、陈登、陈矫、鲁肃和步骘等人,也尽皆暗中知情。

赵旻对此当然心知肚明。

卫府说白了,就是赵旻的小朝廷。

伏寿做为赵旻的枕边人,对此当然更是门儿清。

其人笑吟吟嗔道:“陛下,卫将军,今日乃君臣同乐也。”

赵旻与伏寿心有灵犀一点通。

“皇后所言极是,今日陛下赐宴,臣不可喧宾夺主。”

于是乎,在伏寿有意娇嗔带节奏之下,君臣二人尔虞我诈一番后,殿内气氛便渐渐融洽起来。

而随着舞女翩翩起舞,酒宴气氛便渐入佳境。

刘协长笑道:“朕久闻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便请卫将军为朕高歌一曲!”

风骚十三狼禽满四合院:我是训禽师!综武:从被徐渭熊救下开始桃源仙医神明说他独属我让你参加生存挑战,你骗吃骗喝?女儿身暴露!身陷皇宫处处被撩宠冲出乌托邦